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sjswx.com

卑鄙的圣人:曹操第9部_第八章 废杀伏皇后威逼天子(1 / 7)

皇后末日

建安十九年十一月,已是严冬时节,狂暴的北风吹拂着许都皇宫,那些并不巍峨的楼台殿宇发出呜呜响声,似在为国都的沉浮而悲鸣。十九年前许都初建之时何等欣欣向荣?风华正茂万物维新,百官竭诚人才济济,谁都不曾质疑大汉王朝将走上新一轮复兴,可这样的美梦未持续多久,曹操便图穷匕见。十九年后许都依旧是那座许都,依旧是大汉王朝的核心,但它的灵魂却早已被蛀空。

连守卫宫廷的虎贲士都记不清多长时间没正式举行朝会了,一年还是两年?自荀彧离开后,朝廷就真的只是一具空壳了。可能不举行朝会倒是好事,那些担当要职的官员要么风烛残年,要么被曹氏权势所迫,要么本就是曹操亲信,魏国建立后不少人自愿和被迫兼职了魏官,更有甚者干脆卷铺盖去了邺城,上至侍中、大夫,下至尚书、令史都缺员,堂堂大汉朝廷沦落到有职无员的尴尬境地,竟不及自己统治下的一个公国,还举行什么朝会?傀儡天子与有名无实的列卿、没兵可带的将军、行将就木的贵戚又有何天下大事可议?

尚书台似乎已与朝廷关系没有,倒像是魏国设在许都的一个办事机构,每当曹操有什么要求,华歆、董昭这帮人就开始忙,刷刷写写弄份诏书,然后把天子大印往上一盖,就算了事——于是一个治国的机构演变为卖国的衙门,把数不清的权力、名号、爵禄理直气壮地转移到魏国名下。对大汉尚有感情的官员当然心中不忿,但他们或是闭门不出或是告老还乡,这情势下能独善其身保住性命就不错了;留下的大半是无名下僚,纯粹养家糊口混碗饭,可谓“小车不倒只管推”;还有些名声不显、才干不佳的也恨,想投曹操却没个门路,闲在家里大骂——怎么想卖国都这么难呢!

拱卫京师的北军根本不存在,五校尉倒是有,不过是给万潜那类的曹营元老当的,立过功劳年纪又大了,曹操给他们殊荣养老。南军倒还有,七署官员一个不少,兵士也不缺员,但只要张口说话,一水儿的沛国谯县口音,全是曹氏的老乡!城外是伏波将军夏侯惇麾下部队,城内有丞相长史王必管辖的兵,校事爪牙分布大街小巷窥视监察,几无隐私可言。

许都也算是异彩纷呈,像曹魏的分支机构、像养老院、像军营、像监狱——就是不像国都。

天子刘协似乎已习惯这一切,屈指算来自他九岁被董卓抱上龙位就是傀儡,如今三十五岁了,依旧是傀儡,盘古开天以来,皇帝当成这样也算古今第一人了!

但刘协既不糊涂也不昏庸,相反他也曾雄心勃勃、仁怀天下,但很快意识到一切都是徒劳,除了皇帝虚名他什么都没有,甚至连虚名都随时会被抢走。从董卓到李傕,再到曹操,天下乌鸦一般黑,抗拒毫无意义,只能让自己处境更糟。所以他得过且过,熬一天算一天,治国的道理也不用去探究了,读读《老子》聊以慰藉吧。于是整日里诵读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“渊兮似万物之宗,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”“太上,下知有之。其次,亲而誉之”。他的人生只能寄托在虚幻思想里。好在有伏皇后和为数极少的宫娥陪伴,也不至于如行尸走肉,可曹氏姐妹的入宫改变了一切。

当两个如花似玉的曹贵人出现在刘协面前时,他真的恐惧了——昔日王莽把女儿许配给孝平帝当皇后,没几年孝平帝就被王莽鸩弑,又迎立孺子刘婴,皇后成了皇太后。曹操是不是觉得他这个成年皇帝太缚手缚脚,想除掉他另立一孺子?还是曹魏篡汉大限将至,再不用他这傀儡了?刘协与伏后惶惶不可终日,对曹氏姊妹既不敢亲近,又不敢慢待疏远,整日如履薄冰,似乎她们才是皇宫真正的主人,皇帝与皇后只是被她们监管的囚犯。

大贵人曹宪倒还本分,早晚问安恭敬有礼,安于宫室深居简出,而且生性内敛极少言语。二贵人曹节可不守规矩,整日跟屁虫一样黏在皇帝身边,刘协读书她要跟着读,刘协写字她要一旁研墨,刘协有时被迫审阅些诏书她也一旁看着。刘协越发认定她是曹操派来监视自己的,却更不敢招惹,就连偶尔对弈、投壶也故意相让,即便她笑颜相迎也拒之千里,更别提肌肤之亲、枕席之欢了。倘若“不慎”与她生下皇子,曹操与王莽一样成了堂堂正正的国之外戚,还有他的活命吗?转眼间两位贵人入宫将近一年,刘协浑浑噩噩如履薄冰,这样痛苦的生活何时终了?

直到这一天清晨,有份诏书送进了前殿,身为天子的刘协不得不在虎贲士的催促下到前殿予以批示。尚书令华歆已在殿上等了很久,施礼已毕,一言不发地退到一边;而大殿外还候着御史大夫郗虑,他形容枯槁呆滞无神,手里紧紧攥着符节;郗虑身后是校事卢洪、赵达以及一队士兵。

这类情形刘协见多了,只要曹操想要篡夺什么重大权力,总会派人起草一份诏书叫他亲自签署,然后当殿派遣使者持节宣诏。次数太多刘协已经麻木,也轻车熟路了;机械地走到御座,翻开龙书案上早已起草好的诏书,看也不看就在上面盖了皇帝行玺——审阅也没用,曹操要办的事没人能阻拦,看了也只能徒增烦恼,索性听之任之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