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云东似乎很有兴趣地问:“哦?何以见的?”
“2000年,我国汽车总销量是208万辆,其中货车77万辆,轿车仅有61万辆。轿车中大部分还是属于单位用车,真正的私家车并不多。但今年汽车销量猛增百分之五十二,其中的轿车增量翻倍增加。”
按照蒋廉的测算,国家的汽车工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,爆发期即将到来。
不出十年,汽车销量将会比2000年高出十倍,普通老百姓拥有自己的轿车将不是梦。
临江市是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兴大城市,汽车保有量的增速大大超过国内平均值,因此蒋廉预估,不出五年,临江市满大街都会是私家车。
“我同意你的测算结论,你也给我提了一个醒,或许临江市现在就要发展汽配产业,再赶上这一波泼天富贵。”
秦云东微笑着同意蒋廉的观点,还由此进一步联想到新增加产业的前景。
自己的观点被认可,蒋廉非常欣慰,看来和秦云东打交道并不难。
“秦书记,你为什么不想发展汽车制造,而只是要做汽配?”
“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,临江市没有发展汽车制造的条件。”
一辆汽车从动力系统、底盘系统、电子电器系统、车身内外装饰等等组件浩繁复杂,需要上千家企业组合成供应链,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先进的软硬件设备。
临江市很明显没有产业基础也不具备雄厚的资金,盲目上马很大概率会成为牺牲品。
如果退而求其次,从汽车子系统中寻找一两个零部件参与到汽车行业,反倒是很有把握能生存发展起来。
“做汽车零配件也需要满足生产厂家严苛的技术要求,临江市就那么有把握能生存吗?”
蒋廉很赞赏秦云东的冷静理智,但也按秦云东的逻辑提出自己的疑问。
“你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。”
秦云东笑起来。
“临江市有一个大型的电动工程汽车装备公司,本身就有不少设计专利,所以临江市发展汽车零配件并不是零起步,而是有丰富和独到的经验技术,成功的几率是不是就大很多?”
“秦书记说的是百信制造吧,那个公司已经很有名气。我对你的计划原则上支持,但还是要看具体实施方案。”
蒋廉说话还是习惯性地打官腔,
秦云东知道这是蒋廉长期在办公厅养成的习惯,不是故意对他有所保留,但也显示出蒋廉的谨慎和拘束。
“老蒋,这家餐馆有什么特色菜赶快上吧,我和小夏中午没有好好吃饭,赶了一路,现在饿着哩。”
秦云东把严肃的话题放在一边,先吃饭闲聊,让蒋廉能放松下来才好接着谈。
“不好意思啊,咱们聊起来就把吃饭的事忘了。我已经点过餐了,现在就让他们上菜。”
蒋廉招呼服务员赶快上菜,他要去拿茶壶却被夏丰抢了先。
“蒋副市长,端茶倒水的事还是我来吧。”
夏丰在路上听秦云东介绍过蒋廉要到临江工作,既然两位都是临江的大领导,夏丰自然不能把自己当客人。
“看来小夏深得秦书记培养,言谈举止非常得体,比起其他地市的大秘都要有素养。”
蒋廉故意夸奖夏丰,其实也是拉近和秦云东的关系。
“夏丰是县里大秘,我曾是市级大秘,你老蒋可是省级大秘,以后夏丰哪里做得不好,你别客气直接批评指导,这也是帮助他进步。”
秦云东指出在座的三个人都是秘书出身,以此呼应蒋廉,更进一步拉近彼此的感情。
提到从事秘书的工作,三个人的话题有很多。
边吃边聊边喝,蒋廉的状态逐渐放松,尤其是秦云东对他的态度始终保持谦逊友好,没有半点一把手的架子,这让蒋廉找到了感觉。
眼看一瓶白酒已经分完,夏丰询问是不是再拿一瓶。
蒋廉连忙摆手让他先别拿酒。
“云东,你这次找我不只是闲聊吧,趁着我还没有喝醉,你能不能给我交个底,省得我耽误了你的正事。”
“老蒋,我来省城要达成三个目标,和你沟通交流促进彼此了解是第一个目标。”
秦云东丝毫不掩饰,直截了当回答蒋廉的疑问。
对于蒋廉这种长期沉浸在官场中的聪明人,不应该兜圈子,直接说实话反而会让他踏实。
“那您的目标达到了吗?”
蒋廉喝酒上脸,脸色红扑扑的,饱满的额头更是发亮。
“